美國很多醫院都有開放國際醫師或醫學生申請見實習, 或研究交換, 資訊都公佈在醫院網站, 以下列出一些, 供大家參考: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http://www.massgeneral.org/vep/observerships/defau...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https://www.mskcc.org/hcp-education-training/inte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http://www.unmc.edu/intmed/residencies-fellowships...

North Shore Medical Center 

http://nsmc.partners.org/residency/questions

接受見實習申請或研究交換的單位, 有個統一名稱GME(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無論申請或報到, 都是找這個單位處理相關事宜。網站中, 相關資訊也是列在這個單位中。

美國臨床經驗USCE (united states clinical experience) 中, 分成幾個不同的類別

  1. Internship : 給醫學系未畢業的醫學生申請, 其中包含實際執行的臨床操作(Hands on experience)。因為美國法律規定, 醫學生在監督之下, 依教學名義, 可以實際動手接觸病人, 例如, 親自執行身體檢查、放置鼻管尿管等。
  2. Externship : 給醫學系畢業生申請, 同樣包含實際執行的臨床操作(Hands on experience)。這類機會十分少,因為大多數州都不允許已畢業, 但未進入美國醫療系統的外國醫師實際接觸病人, 定義為違法。據我所知, 只有芝加哥南區一家醫院, 有提供這類合法機會。
  3. Observership : 給醫學系畢業生申請, 不包含實際執行的臨床操作(Hands on experience)。只能用眼觀察, 不能親自接觸病人。大多數醫學系畢業生都是申請這項。然而實際上, 當主治醫師夠信任, 或願意放手時, 還是有機會可以接觸病人。

隨著美國各行各業的競爭與飽和

我們與其他國家的醫生, 在match上的競爭

已經向前延伸到爭取見實習這個資源上

因為需求量太大

以前不用收費的機會, 現在變的要收費

以前只收一點點費用的機會, 現在年年不斷提高價格

在美國申請見實習機會本身就需要好好計畫

機會不是隨便從天而降

如果你還是醫學生, 請把握學校與美國各知名醫院交換的機會

這時最容易進到好的醫院

如果你已經畢業了

申請的"時間"是一個主要問題

請選擇冷門時段, 避開5~8月, 所有人都在瘋狂找機會的時段

不只IMG 找機會, 美國本身的醫學生, 也會利用這個時段去其他醫院看看

機會當然先保留給他們

再者, 想找2個見實習機會, 就要申請4~6個醫院

因為IMG 被接受的機率不是100%

在美國, 永遠要有plan B

並且永遠記住一件事, 美國人可以輕易答應你, 但是常常最後沒做到

例如: 口頭答應讓你來見習, 最後沒消息

不到最後確認之前, 都要保留備案

如果直接找各大醫院都不順利

在經濟狀況允許下, 可以試看看通過一些private agents (http://goo.gl/4Sv2ja)

找到一些私人診所執業的醫師, 因為美國的醫院是open system, 這些診所醫師在各大醫院掛名, 也會實際去醫院看病人, 例如胸腔專科診所的醫師, 會接收醫院的專科會診, 每天會去普通病房和加護病房診視罹患胸腔疾病的病人。一個醫師可能同時接受兩家醫院的會診, 所以有機會觀察到不同醫院運作實況。

最後也可以拿到各大醫院的letter head

經由這個管道, 慎選的話, 有些醫師也是很棒, 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的面向

另外要注意, 現在很多IM program 需要hands on experience

所以在申請見實習機會時, 也要確認有沒有hands on 的機會

再分享一個小秘訣, 如果見實習有遇到印度人

請多利用他們的資源, 多去挖他們的寶, 多問他們各式問題

印度人號稱"東方猶太人"

他們的網絡比我們想像的精密許多

他們在match上下的功夫, 比我們想像多更多


接下來聊一下要推薦信(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LOR)的訣竅

1. 要3封推薦信, 至少要問6個人, 最後再看哪個醫師跟你比較麻吉

因為美國人可能會表面答應你, 實際上從此音訊全無, 這是常態

很多書上都說到, 寫推薦信是美國醫師例行的工作, 勇敢去要就對了, 他們都很樂意

事實上, 這是針對美國醫學生, 因為如果與醫學院相關的醫師不寫推薦函

會接到醫學院來電的壓力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跑單幫的國際醫生,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然而還是值得一試

2. 如果有幸要到LOR也不要過於興奮, 要跟該位醫師確認

這是一封強而有力的信

不然, 有時候出現"四行文" LOR

對我們不是幫助, 反而是傷害

可以提供醫師自己的personal statement, CV, 或列出你在見實習做過什麼事

讓他有多點資料描述我們

3. 如果你有機會自己寫LOR

請多下點功夫, 多寫一點,

我看過年輕的畢業生, 只寫兩段, 白白讓這個機會流過

再者一定要送editing, 修改文法句型, 糾正拼字錯誤等

推薦Better Edits 的Chris (http://better-edits.com/)

預留5天給editing, 才不會火燒屁股

4. 推薦函中, 不要出現externship這個字, 而要用clinical experience

因為externship 會給program director 有付費的感覺

因為externship 在美國的機會很少, 大多都是經由private agents 才拿到externship

作者的title 要放上

Board certified, Internal Medicine

不然program director 不知道是R, Fellow, or attendin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國 見習 實習 醫學
    全站熱搜

    小兔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