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 我的朋友都是大胃王, 平時聚餐, 只見落葉掃秋風, 搶食物都來不及,  挑食就餓肚子吧! 來到英國留學, 才發現外國人超難搞。十個朋友有十種飲食習慣。讓我試著將他們的飲食習慣, 簡明地分做幾大類, 淺顯易懂 :

 

1. 不吃牛的

印度教不吃牛, 牛是神聖的動物, 路上車子為了閃避牛, 都開在人行道上, 印度同學不吃牛, 這是常識挺好理解。但是變化題來了, 來自斯里蘭卡的斯媞妮, 吃不吃牛呢? 斯里蘭卡與印度身為鄰居, 在政治上, 卻互看不順眼幾十年了, 不知道在宗教上是不是一樣的? 就像中國大陸與台灣, 英國與愛爾蘭的關係, 越是鄰居或親兄弟, 越是愛恨情仇。大多數斯里蘭卡人信奉佛教, 印度教只佔十分之一, 斯媞妮是不吃素的佛教徒, 她吃牛。原來如此! 斯里蘭卡有句順口溜「上天堂你會得到斯里蘭卡的食物, 下地獄你會吃到英國食物」, 前半句讓我對斯里蘭卡心生嚮往, 對於後半句, 則是點頭如搗蒜。

 

2. 不吃豬, 不喝酒的

聖經和可蘭經中, 都有明文記載「豬因為蹄分兩瓣,卻不倒嚼,就與你們不潔淨」、「真主只禁止你們吃自死物,流血、豬肉」。可蘭經又說, 「酒是萬惡之源」, 因此回教徒不吃豬肉也不喝酒。

索馬利亞同學札克是回教徒, 去酒吧不喝酒, 只點果汁純聊天, 去餐廳只吃魚, 會特別交代服務生, 煎魚時不要淋白酒, 連揮發過後的酒精, 都逃不過他的味覺。有一次札克問我:「今晚的趴他該準備什麼? 」我直覺地回答:「一條土司和一瓶酒, 我們還缺這兩項。」他禮貌的提醒我 :「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 我不喝酒嗎?」 我才驚覺, 牢記每個朋友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否則一不小心就觸犯了信仰的戒律 。

 

3. 不吃豬 ,但喝酒的

蘇丹同學雷格也是回教徒 (不要說成南蘇丹, 這兩個國家也互看不順眼), 他遵守回教不吃豬的規定, 但是對於酒類則來者不拒, 他驕傲地說, 蘇丹當地人私釀的酒, 濃厚香醇, 他的同胞從早晨開始, 就會聚在村落中開始喝酒, 酒是重要的社交品, 怎麼可以沒有呢!回教要信, 酒也要照舊喝。原來回教傳到不同的國度, 會有不同的變型。

 

4. 吃肉, 但不吃沒有特殊處理的肉 

巴基斯坦的哈珊吃牛、羊、雞, 但是僅限於符合清真條件之下宰殺的肉(Halal meat)才能吃。什麼是符合清真條件宰殺的肉呢?屠夫在宰殺家禽家畜之前, 需念「奉真主之名」, 接下來快狠準地宰殺, 減少動物的痛苦, 再盡量將血液排放乾淨。相反地, 海鮮生長在相對乾淨的淡水或海水中, 因此不需要清真屠宰就可以食用。索馬利亞的札克和蘇丹的雷格同是回教徒, 卻又沒有這麼嚴格遵守這條律法, 不要問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

 

5. 不吃肉, 不吃蛋, 但喝牛奶的

星期日上午, 和印度的瑞妮相約品嚐英式早餐。英式早餐中, 固定的菜色包含炒蛋、香腸、磨菇和焗豆, 飲料則是英式早餐茶搭配牛奶。只見瑞妮向服務生確認了餐點中沒有炒蛋和肉, 我自作聰明地問她:「你不吃蛋, 所以也不喝牛奶喔!」 怎知, 她和台灣常見的奶蛋素(ovo-lacto vegetarian)不一樣, 她回答:「我信奉耆那教(Jainism), 我不吃肉, 不吃蛋, 但我喝牛奶」。

 

6. 不吃肉, 但吃魚的

歐洲和澳洲來的女同學米夏和娜歐蜜, 是魚素者(pescetarian)。米夏自小家中就崇尚自然飲食, 不吃紅肉但吃魚, 以攝取足夠蛋白質; 娜歐蜜則是長大後, 為了健康才改變飲食習慣, 大部分時間吃素, 偶而吃魚。這些同學也常喝喝小酒, 每天一杯紅酒, 身體健康!

 

7. 不吃紅肉, 不吃魚, 也不吃蔥蒜

塔辛具有印度血統, 全家移民肯亞, 國籍為肯亞, 仍舊信奉印度教, 家人不吃紅肉、不吃魚, 連蔥蒜等辛辣飲食也忌食, 因為印度的婆羅門認為, 使用刺激含有大蒜素的食材, 會導致情緒波動、招來惡神、誘發性慾, 清潔的婆羅門不能食用, 違反修行的原則, 蔥蒜是屬於賤民的食物。但是塔辛本身可以接受蔥蒜, 他說如果連蔥蒜都不吃, 吃得太清淡, 人生一點意義也沒有。從這飲食習慣, 我才發現出身富裕家庭的塔辛, 原來是種性制度中最高階的婆羅門!

 

8. 對麩質(gluten) 過敏的

麩質過敏症 (Celiac Disease) 是一種經由飲食引起的自體免疫疾病, 因為人種的差異, 幾乎不會發生於亞洲人, 在台灣, 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人。英國的凡妮莎吃到含有小麥、大麥等穀物的食品, 就會腹瀉或營養吸收不良, 跟她一起出外用餐, 她都會詢問服務生, 有沒有「無麩質料理」的菜單, 為她特製的麵包不及一般麵包的蓬鬆度, 特製麵條也比較沒有嚼勁。

 

9. 有糖尿病的

我們班上同學一起去威爾斯山區登山, 當晚在度假小屋忙著料理晚餐, 打開冰箱, 我赫然發現一支胰島素筆針, 一經詢問, 才知道健步如飛的凱爾, 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這也是好發於白種人的疾病, 當他在晚餐前, 鎮定地拿著筆針朝自己肚皮上一扎, 那勇敢的模樣真令人佩服!隔天, 當我們離開度假小屋前,每個人都被分配到要吃完隔夜菜和剩下的零食飲料, 凱爾理直氣壯地說:「我糖尿病患耶!」馬上拿到免死金牌, 免於當廚餘桶的命運。

 

我想我已經成功地將各位看倌搞混了。辦趴的時候超級困難, 當我興高采烈地展現中式廚藝, 將蔥油餅拿給肯亞的塔辛吃, 他說:「我不吃蔥!」當我推薦蘇丹的雷格嚐一口台灣味的小籠包, 他說:「我不吃豬。」當我炒好一盤蔥爆牛肉, 澳洲的娜歐蜜說:「我不吃肉, 有素的食物可以吃嗎?」 當我遞給英國的凱爾焦糖布丁時,他說:「我不吃甜的!」辦過一次趴之後, 我終於知道辛苦了!同學們, 你們也太難搞了!

 

等我終於弄清楚誰不吃什麼的時候, 也常常被問起, 你們台灣人有什麼不吃的嗎? 我想了三秒鐘, 豪氣地說:「我們什麼都吃, 連內臟都吃!」上周去中國餐廳,  點了五更腸旺。去蘇格蘭時, 也試了羊肚雜碎布丁(Haggis), 滋味挺好吃。連酒也喝, 啤酒、紅酒、白酒、威士忌都喝, 如果有免費的酒, 那就更好了!

 

我發現我跟義大利同學最麻吉。義大利人食材廣泛多元, 各式肉類蔬菜麵飯起司, 都可以入菜, 並佐以各式香料, 最重要的是, 食物要趁熱吃!!!這才是東方與西方的兩大文明呀!!! 不像英國人都吃冷的, 真難受。 難怪每次我和義大利同學一起吃飯, 都會有惺惺相惜的感覺!

 

義大利同學史蒂芬妮是感染科醫師, 她的老公克里斯是廚師, 愛相隨陪她一起來利物浦讀書, 白天老婆讀書, 老公就到義大利餐廳上班。有時候下午提早放學, 史蒂芬妮會邀請我們到她的住處, 泡一杯濃濃的espresso, 體會悠閒的義式下午茶。

一天, 他們夫妻熱情的邀約, 要教我們做義大利料理。 克里斯的教學不馬虎, 從第一道義大利麵開始, 接著迷迭香雞排, 和最終的甜點提那米蘇, 構成完整的義式晚餐。他傳授我們嚴謹的刀工, 如何按部就班漂亮地切一顆洋蔥,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正在做菜的當中, 史蒂芬妮忽然開了一瓶紅酒, 遞給我們每人一杯, 我心中納悶, 還沒有開飯, 怎麼就先開酒了?原來義大利人樂在料理, 料理就是用餐與享受的一部分, 一面料理, 一面品嘗紅酒, 等到真正開飯時, 一瓶酒已經被我們乾完了, 還沒吃到成品, 已經飄飄然了!這才是真正的饗食人生呀!

(本文刊登於105年04月11日中華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兔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